关闭

女兔帮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

更新时间:2025-02-18 17:54:10 浏览:

我们知道,投简历四大渠道,**就是用招聘网站,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等招聘门户网站和APP上海投。这个渠道的入职概率**,一份简历投递出去,连个水泡都没有。因为这份简历的投递最终能入职的概率,最多1%罢了。

所以,用招聘网站投简历的人,如果不知道海,那就基本找不到工作,至少只能找到很差的工作。因为人家人事从招聘网站上收到的是海量的简历,你求职者个人却不去海投,还拿着职位和公司描述认真细致去研读并精准匹配,你就只能一天投递1-5份简历,你这是数量不对称,也是方法用错了地方。

投简历第二个渠道则是列出知名的企业作为你的目标东家,然后通过企业官网、公众号、微博、人事的自媒体发布等所谓的私域流量去投递,这叫定点投递,盯着这么十几家最多几十家定点守株待兔,尤其遇到新出来的岗位立马**时间下手投递。

定点投递一份简历,最终能入职的概率大概5%,比海投稍有改善,但是很多大公司的官网、公众号等需要反复单独注册账号,还要做各种测试、声明、申请,比较麻烦,职位又没那么多,容易让人产生投递疲劳和厌倦感。

简历第三投递渠道则是猎头渠道,猎头渠道稍微好一点了,投递一份简历最终能入职的概率增加到了30%上下。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同一个月通过3家以上的猎头帮你推荐了各1个岗位,则你至少能获得一份工作机会的概率就提升到了接近100%(理论值是90%)。

猎头渠道的入职概率大幅提高了,甚至是招聘网站上海投简历的几十倍入职概率。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猎头是企业的付费招聘渠道,你入职后企业需要付给猎头大概折合你的月工资的2-3倍作为猎聘相关工作的报仇,这叫猎头费。因为收费较多,所以猎头对求职者比较挑剔。

比如企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4年以上工作经验外语良好”,但是猎头的潜意识会修改成这样的要求:“本科(**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年(**6年)以上(相同行业相同岗位)工作经验外语良好(肯定要优秀)(气质佳、家庭稳定、来自大公司)”。

这一看就知道,猎头的要求是超过了企业部门和人事提出的要求,**达到120%的标准,所以猎头对于求职者比较挑剔,你就类似他挑选来的“高级商品”,**啥都超过基础要求才好。所以我让大家做的通用型用来海投的简历,碰到猎头,猎头一般都会让你再修改下以跟所面试的岗位更加匹配,这里就可以理解了,见《》。

求职者投递简历的第四也是最后一个渠道,自然是内部推荐,即通过该公司内部在职工作的员工,投递某个在招岗位,这样的入职概率就继续陡增到了50%以上,原理见这里《》,推导过程如下图。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1)

内推的入职概率的精确值在52.8%,我们取个约数50%吧。

所以内推入职的概率更高,但是毕竟你找不到几个人给你内推。有人说“我朋友多”,关键你这么多朋友所在的单位正好在你找工作的那两个月也在招人的,很少,至少概率比较低。

说到内推,我插播个今天的内推信息,群友小亮我的职场徒弟提供如下内推机会,工作地点苏州吴江,各位适合的投递。职场蛙后台回复“小亮”即可。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2)

他连内推成功入职后他能获得的内推奖金数额都发出来了,足见其诚意。他给你推荐的话,你的成功入职概率之理论值就是52.8%的样子。

综上,其实各个简历投递的渠道最终能获得的Offer数都差不多,入职概率小的需要海投,入职概率大的投不了几份简历。世界万事,本就如此。

明白了以上投递渠道渠道的小结,我粗略做个导图如下。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3)

下一个问题就要回到本文的标题了,你说企业招人如何获得人才信息呢?人事(HR)是如何收简历的呢?他们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取适合该职位的简历?这些渠道有没有什么优先级别呢?

正常都认为人事就是从招聘网站上挑简历,其实不然,甚至大错特错。

至少人事也是从以上我们所述的求职者投递简历的四大渠道的接受口,来获得简历。但是,从时间和重要性来说,还有很多简历会早于甚至重要于我们所说的四大渠道。

可以理解的是,在招聘启示通过企业自身官网、招聘网站、猎头、内部招聘群发邮件发出去之前,该岗位会有各种内部人事先知道该岗位在招人或者即将招新人,这就是信息差,也是时间差。

这些人是哪些人呢?我们从重要性也结合影响力大小来排序下,如下能提供简历给HR的渠道,都比我们正常求职者的简历更早到:

1)老板的亲戚

2)大领导推荐

3)客户推荐

4)其他部门领导推荐

5)本部门经理推荐

6)本部门员工推荐

7)人事总监推荐

8)辞职老员工二进宫

9)员工内部转岗

这些其实就是主要的关系户,还有小众的关系,比如供应商推荐、配偶随迁、子女继位、行业推荐、董事会安排、政府推荐等等,我们暂且不说,就已经有了9个之多。

体制外因为容易裁员、稳定性不够,所以一般大家也不过多关心体制外的关系户。

其实这样忽略他们,是不对的,因为人情社会,关系哪里都有。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以个人到家族再扩展到社区的社会网络中,有明显的差序格局,类似每个人都处于自己的格局波浪的中心,但也起伏于其他更多人的波纹之中。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4)

这有别于西方的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的捆柴状社会结构,他们对于是否我们团队成员的界限分明,我们则千方百计或者触类旁通总能找到关系人。并且,西洋人强调人人平等,但我们的鄙视链观念更重,有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关系,这就是差序的由来。

其实用到我们招聘中,即使你博士毕业能力再强,去面试国内的体制外公司的某个岗位,你也会让位于比你更早到、住得更近的人,我们是承认“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并且承认能力强可以被关系强淘汰。

所以,在中国的体制外,哪怕是外企,它也必然是中国的外企,会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越是高薪、职位重、责任大的岗位,在体制外越是需要关系。你别把体制外的关系不当作关系,可以这么说,我们职业经理人在当下的中国一旦年薪突破80万之后,你如果一点关系没有或者也没有去建立,那你在这个岗位上是待不长久的甚至连获得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比如第1)个,叫做老板的亲戚,你人事再牛逼、部门经理哪怕总监再厉害,老板要安排一个人做某个职位,你会有二话或者反对不?显然不会。

随便举例,你看如下这个关系,你能不能看得懂?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5)

董事长跟CEO都给我们这位小兵群友安排了工作,导致她忙不过来了。但是,老板的女儿跟联席CEO哪个“大”?我想你是分不清的,这俩你选哪个?你能得罪哪一位?

这里有两位CEO,一位董事长兼老板的女儿,这仨以及这三位安排的人,其实就都是老板的人,你都不能得罪,且他们的存在人事总监都难以撼动,人事经理也就假装收个简历做个招聘的流程而已。

再来看2)大领导推荐,大领导比如**个CEO,她推荐的人,你能说三道四或者说不能用不?显然也不能。

后面的关系稍微轻一点,因为这个差序在起作用了,关系的程度越弱,则相对更好招聘和管理,但是再怎么说,从3)客户推荐,到4)其他部门领导推荐、5)本部门经理推荐、6)本部门员工推荐,再到7)人事总监推荐、8)辞职老员工二进宫、9)员工内部转岗的人,其关系也总比你一个陌生海投等四大简历投递渠道而来的陌生面试者来得强。实际上一定要说关系程度的话,本文中间小亮的推荐及“其他部门员工内部推荐”这个选项排在真正的第10)位。

思维导图继续增加如下。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6)

大家看下图中红色字体的总结,HR有那么多的简历收集渠道,那么多排在你前面的候选者,此刻你才知道了你能入职目前年薪还不错的岗位,是多么不容易,简直过五关斩百将了。

以上这个图从体制外放到另一个地方,我就不知道如何去表述了,也不敢制表,只怕程度更厉害,不便于描述,你心中有数即可。

最后回答昨天的提问。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7)

这位群友请猎头推荐职位,没有下文就去询问,哪知道得到猎头的答复是“你之前投过简历了”。这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这个该怎么破??”

回到更大的招聘流程中,如下图,这位群友通过海投根本没获得面试机会,人事自己都将他淘汰了。现在通过猎头再次投递,人事发现你是个老脸色,资质较差,四大职业要素不行,所以继续拒绝,不给他下一步进入部门经理挑选简历或者面试的机会。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8)

但是他一定要盯着问原因,猎头也很无奈,只用了人事的原话“你在招聘网站上已经投过简历了,(但是你的简历在筛选中就被淘汰人家没看上你)。”但是我们群友不能理解,一直要问个所以然,还要破局。

当然,也有可能人事根本就没看到这份招聘网站上的简历,只是猎头随便胡诌的一个理由。

还有可能是用人部门挑选简历时即上图步骤三中,群友的简历被淘汰了。

勉强的破解方法见下图我的描述,虽然后面的部分不便于明说。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9)

最后,祝各位群友和读者事业进步,能有四大求职渠道之外更多的简历投递渠道!

如果你有百度搜不到答案的问题,可以进星球提问。

新人券优惠如下: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10)

老群友续费券如下:

人事是如何收简历的?(图11)

当然,也可以发红包给我或如下各位一对一导师以及各群管理员,获得一个免费链接进球。新进球友300元红包,续费球友200元费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