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号各地区开始教资面试的报名,随着报名时间的接近,很多考生朋友开始着手准备面试,对于“需不需要报班”这一问题十分纠结。
这段时间考教招的朋友也比较多,两个考试我正好一块说了~
教招面试
教招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教资,教资是你的分数达到合格线就行,而教招考试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择优录取”,按照排名先后,你能pass掉别人才可以考上。
奉劝大家,教招就算不想报班,也一定要找个懂行的老师来学一学,自学上岸是比较困难的(当然也排除一些天赋异禀的考生)
我自己考教招的时候是找了一位当过评委的老师上一对一,价格比较贵,但学到的东西是机构给不了的。
当过评委的老师知道评委们想要看什么,更知道你做什么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一对一不会像机构似的先给你上课,而是一上来就让你实操练习,针对你的表现再提出一针见血的修改意见,你会发现自己试讲进步的非常快。
那有的考生朋友肯定该问了,我从哪去找这种一对一的老师去???
先动用家里长辈的人脉资源,看看是否能找到,如果不能,那就去报线下班。
像比较老牌的中公、华图、山香这种机构都多多少少跟当过评委的老师接触过,甚至有的地区会聘请退休教师来辅导面试,这些可以直接问问机构人员。
而且机构也有机构的优势,那就是针对“结构化”的培训,这一点一对一的老师是给不了咱们太多帮助的。
教招的结构化问答跟教资面试考的结构化很相似,但难度和通过标准肯定要更高一些,机构里会把结构化问题详细的分类,以及硬性要求背诵,比自己学要省事的多。
总结下来就是,无论你有多少经验,或者说你教资面试自学的多么顺利,到了教招考工作这块,都必须要找帮手进行再度学习和练习,上课效果来比较的话:一对一>线下机构>网课。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即将到来的教资面试。
教资面试
因为教资面试是“达到及格线就给过”,难度和竞争压力上都比教招小得多,所以并不是必须花钱报班学习才能考过面试,自学成功上岸的例子非常多。
有的考生天生就不会过于恐惧讲课,面试虽然紧张但不会影响发挥,这样的人是天生就有技能傍身的,应付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自学就够了。
但性格内向、不敢张嘴讲课、惧怕讲台等一系列“内在因素”不好改正的朋友,报一个靠谱的线下培训班可能会比较适合你。
在培训班的选择上也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机构的课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贵!!!大几百的,上千的都有,钱可以花,但要有回报。
关于机构的选择上,喂呀给大家列举了几点建议:
①找知名的大机构,不要找地方性的小众机构。
华图、中公、山香这些都是线下机构里比较老牌的,各地区都有不少小型的不知名机构,虽然不能以偏概全说他们资质有多么不好,但无论是口碑还是经验来说,都不如老牌机构来的更为稳妥。
②授课班级人数越少越好。
面试跟笔试的备考方法完全不一样,像面试备考的后期,需要大量的模拟面试来练习,这种事情要是一个老师盯一部分学生,效果很差。
机构里比较常用的形式是几个人一小组,轮流上讲台讲课,其余学生听课挑错。
这个形式对大家的帮助只能是“练胆子”,多次的上台会让咱们对这个事情不再恐惧,但无法对你的课堂内容做调整和提升。
听你课的也是在备考的学生,你们的基础是一样的,如果想提升课堂教学/内容,建议各位找真正当老师的去听一听,或者是缠着机构老师,让他们全程参与你们的试讲,不要光是学生之间互相听课。
③关于“不过包退”这一说法,只会退部分,且等待退钱的时间也很长。
“不过包退”的协议班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相应的套餐,但这并不是成绩发下来没考过就立刻退钱的,有一系列程序需要通过,等待时间较长。
④线上课or线下课都有用,关键是看课程内容。
报班这个事啊,肯定是有用的,咱们要考量的是付出的钱和回报的结果能否成正比。
像很多线下培训班,大几百、上千元的这种教资面试培训班,就不要报了,没必要。
线上比较有名的,粉笔、一起考都有设置相关的面试课程,要比线下课程便宜,但一定要看清楚课程内容。
就拿这个来举例:
如图所示,试讲稿点评两次实在太少,这个事情一个月天天点评都不夸张;
练习人数50人一个班,要是真想对学生负责,一个人带10个人的班都能累的半死,50个人老师很难全部尽心尽力。
最重要的是,这个全程班一对一练习指导才3次(还需要加钱),太太太少了,对于**次参加面试的考生来说,3次一对一也就学了个皮毛。
大家要是去打听培训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一对一模拟面试≥7次或者是一对一模拟面试训练天数≥7天的,可以放心报名。
7次这个数量是一个平均值,在报班时也需要询问到时候是否可以根据你自身的水平来增加/减少次数。
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地区的机构都取消线下授课了,遇到这种情况也别太过慌张,喂呀给大家想了几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