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都会预留一些岗位给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报考,例如招录服务期满,三支一扶等等。可能有的人就会有疑问,什么是基层工作呢?相关的经验又是指什么呢?下面中网精思就来为大家详细的讲解。
什么是基层工作经验呢?
基层工作经验就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经历。
具体一点的说法就是,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去参加一些政府组织的建设计划等方面的工作,例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等,或者参与到国企事业单位或者研究项目的一些经历都可以算作是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以及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同样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对于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而言,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属于基层工作经历范畴。
需要注意的是,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这些不能算作是基层工作经历,只不过从事过上述工作的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既可以按照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相关的岗位,也可以选择那些需要具备基层工作经历年限的职位,选择面更宽了一些。
对上述几类经历进行详细阐释:其一,曾经身为公务员或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基层工作经历必须是在县级及以下机关,若不具有公务员或参公管理人员身份,市地级单位的工作经历也可以。其二,其他经济组织包含外企、民企、独资、合资企业,还包括自己创业成立的公司。其三,社会组织除了 NGO、NPO 等,也涵盖村两委、社区、居委会等组织。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省级及以上机关借调(帮助)工作的经历以及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也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由此可见,基层工作经验的范围极为广泛。另外提醒大家,岗位要求的是基层工作的**年限,倘若你拥有 3 年的基层工作经验,那么要求 2 年和 1 年经验的岗位都可以报考,并非局限于 3 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
那么,到底什么才算基层工作经验呢?
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报到之日开始计算。
参加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同样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为准。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等同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起计算时间。
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进行计算。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营业执照颁发之日开始算起。
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基层工作经验有哪些优势呢?
基层工作经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如果准备考取公务员,对于那些需要具备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有资格进行报名,特别是准备报考自己家乡附近的乡镇岗位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很多乡镇岗位都要求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考取了公务员职位以后,想要晋升,走遴选的话,这也是具备了很大的优势,因为遴选高度重视备考对象的基层工作经历,一般都要求至少需要具备3年的基层工作经历。
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建设农村,“扶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工作在农村开展得热火朝天。基层工作经历能够让人积累更多的公务员工作经验和治理能力,对于个人以后的发展、政绩以及工作成就感都有着极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