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工银安盛人寿今日发布关于总裁(总经理)离任的公告:根据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自2025年1月1日起,吴茜不再担任公司总裁(总经理)职务。
去年5月,工银理财原董事长王海璐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与提名薪酬委员会主席、委员等职务。当时,坊间已有传闻,吴茜将接任工银理财董事长一职。如今,据《中国证券报》消息,吴茜已出任工银理财党委书记,且拟接任董事长。从这一人事安排来看,工银对吴茜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审视吴茜在工银安盛人寿任职期间的表现,公司的业绩表现却难以令人满意。
工行体系内深耕近30年,临近退休仍被委以重任
公开资料显示,吴茜1971年出生,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正高级会计师职称、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CP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证书(CGMA)。吴茜于1995年8月加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历任总行计划财务部系统财务处副处长、海外及直属机构财务处处长;2006年9月起先后担任总行财务会计部境外及直属机构财务处处长,总行财务管理中心处长;2010年起担任总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职务。
2015年8月吴茜加入工银安盛人寿,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2018年6月起,吴茜担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即总裁)职务,2019年7月起同时担任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同时为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
吴茜24岁便踏入工行系统,且起点极高,直接进入总行。在工行总行的20年,她深耕于财务领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44岁转战工银安盛人寿,依旧是工行体系的重镇,她从首席财务官一路高升至总经理,其间展现出的不仅是专业素养,更有非凡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然而,此次离任时其已接近54岁,其实再坚持一年,她就可以光荣退休。可就在此时,她却被调任至工银理财,这一纸调令,无疑是工行对这位女将的高度信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银安盛人寿原副总裁陶仲伟。1972年出生的她,仅比吴茜小1岁,1993年入职工行,2005年升入总行,2020年10月,陶仲伟转战工银安盛人寿,12月起担任副总裁。她的职业路径与吴茜如出一辙,只是吴茜深耕财务,她主攻业务。然而,2024年11月,陶仲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且已被公司暂停董事、副总裁职务。除了吴茜和陶仲伟之外,公司还有不少其他高管也是从母行调任而来。
这种从母行调任管理人才的做法在银行系险企中已经司空见惯,似乎成了一种“惯例”。然而,保险业的经营逻辑与银行业存在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实际运营中逐渐凸显。从吴茜任期内的成绩来看,这种弊端已经暴露无遗。许多从银行调任而来的高管,虽然在银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保险业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他们习惯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思维方式,却难以迅速适应保险业的复杂环境和独特需求。这种跨界的任职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资源,但也暴露出对行业本质理解不足、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等问题。
多年发展遇瓶颈、四季度单季亏损8.63亿元
从吴茜2015年加入工银安盛人寿后的公司发展轨迹来看,公司资产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5年,吴茜加入工银安盛人寿时,公司资产仅为666亿元,2015年至2018年期间,公司资产增速大幅下滑,这一阶段公司发展似乎面临诸多挑战,增长动力略显不足。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而前一年吴茜正式担任公司总裁职务,此后公司资产增速明显加快,然而,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也在逐年递减,似乎预示着新的挑战正在悄然降临。